仁心仁術護安康
——記“巴陵青年英才”沈二棟
他是患者眼中的“守護神”,同事心中的“家里人”。
從業20年來,他主攻胃腸腫瘤及肝膽胰腫瘤的全程管理和綜合治療,用仁心仁術解除患者病痛折磨,以醫德醫心守護群眾生命健康。
他就是“巴陵青年英才”、岳陽市中心醫院腫瘤二病區主任沈二棟。
聚焦臨床科研 磨礪精湛醫術
曾幾何時,人們總是談“癌”色變。
而近年來,隨著化療、放療、靶向藥物、免疫療法等手段層出不窮,癌癥治療在精準性、安全性、有效性上的突破正讓人們重新燃起對抗惡性腫瘤的希望。
“終有一天,惡性腫瘤將成為一種可防可控的慢性病。”在沈二棟看來,要進一步幫助病患重拾希望、延長生命,醫護人員能做的還有很多。
如何做得更多,沈二棟很早就開始思索。
“本科實習期間,我曾親眼看見一個孩子患癌被折磨得不成樣子。”沈二棟說,他始終記得那個孩子被病痛折磨的樣子,也始終記得作為醫生的初心。
從本科生到碩士、博士,對他而言,每一次學歷的提升,每一例治療案例的積累,都是朝著同一個目標在努力奮進。
事實證明,近年來,癌癥治療開始從“絕癥”走向“慢性病化”。而沈二棟也發現,自己能做的,似乎越來越多。
2015年,從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學成歸來的沈二棟將三維適形放療帶回岳陽。短短一年內,市中心醫院結束了以二維放療為主的治療時代,患者治愈率顯著提升,治療副作用也明顯降低。
2017年,沈二棟主持開展了岳陽市首例低劑量率脈沖放療等治療案例,為醫院實現放療創新性發展提供樣板。同時,該技術還被相繼收錄在2019中華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放射腫瘤治療學年會和2019年中國醫師協會放射治療年會論文書面交流中。
2020年,沈二棟又憑借自己在放射治療領域豐富的經驗以及各類成果,受邀成為《2020年中國鼻咽癌放射治療指南》重點章節撰寫者,成為首位參與國家腫瘤放射治療指南編寫的地級市醫師。
今年7月,沈二棟從中南大學博士后出站。“結合博士后期間的相關研究,我計劃通過運用納米材料,對介入式治療消化道腫瘤過程中的藥物遞送環節進行研究。”他告訴記者,這項研究已經與湘雅藥學院達成合作,有望將靜脈藥物輸送的效率從百分之三十提升至百分之五十或以上。
律人不忘律己 精準狙擊病灶
2023年6月,沈二棟成為岳陽市中心醫院腫瘤科第二病區主任。
曾有人說,腫瘤科一個月內離世的病人,可能比其他科室一年離世的病人還要多。
熟悉的人都知道,第二病區專攻胃癌、肝癌等消化道惡性腫瘤的治療。
一年來,沈二棟基于科室特點,在病區內采取主診醫生負責制,并成立主攻胃腸和肝膽微創的兩個治療團隊,強化病人全病程管理的同時,也讓醫生們能更好地發揮所長。
在科室管理上,沈二棟要求極嚴,所有人每年年初都要提前規劃好一年的工作安排與目標,除了日常交班的晨會,在每月月初的例會上,還要用英文總結上月工作,匯報全年工作目標的完成度。
盡管沈二棟要求嚴格,但提起他,科室內卻從未有人心生不滿。“沈主任每天六時就起床閱讀專業書籍,下班卻從來不看時間,只看工作是否完成,有時候為了研究病例,連飯都顧不上吃。所以,我們心里都明白,他的高標準嚴要求并不苛刻,反而是督促整個科室良性發展的良藥。”同事們這樣評價道。
對待患者,沈二棟和他的團隊也是細致入微、精益求精,堅持做到危重病、疑難病隨時會診,24小時全方位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使患者得到最及時、最科學的治療。
有時候患者半夜需要,他都會第一時間從家里趕到醫院,無論多晚、無論刮風下雨。“某種程度上,我們就是患者的希望,我們到了,患者就看到了希望。”沈二棟說,給患者帶來希望,是醫生最好的處方。
懂得換位思考 醫病更能醫心
由于第二病區患癌病人的特殊性,腫瘤科醫護人員往往需要具備更多心理健康、臨終關懷等相關知識儲備。
為此,沈二棟在科室設立了心理護理團隊。目前,團隊內共有五名具備國家級腫瘤心理治療資質的護士成員,為患癌晚期或缺乏家人關心的癌癥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緩解悲觀情緒,積極接受治療。
“沈主任對病人的心理狀況特別關心,他會主動了解病人的家庭和心理問題,平時哪怕再忙,當病人對治療方案有困惑,他從不敷衍,總是耐心解釋,安撫病人情緒。”護士劉寒感嘆。
而為了改善病患的就診與生活體驗,降低治療過程中感染風險,沈二棟還主張從湘雅引進了手臂輸液港技術,目前已在科室內廣泛應用。據了解,這是全省首個以護理為核心開展的技術,也是首次被引進岳陽市。
“輸液港處于手臂皮下,是一種能夠長期留在體內的閉合靜脈輸液系統,不僅美觀、不易感染,還能避免氣胸等并發癥,基本不影響病人正常生活。”劉寒說。
“作為醫生,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安慰’。”談及作為腫瘤科醫生的感受,沈二棟告訴記者,“在治療癌癥的過程中,不僅要在專業上保持與時俱進,更加不能忽視的是人與人、心與心之間的換位思考,只有這樣才能醫病又醫心,幫助病人更好地面對病魔的挑戰。”
岳陽日報全媒本記者 喻熙榮 通訊員 謝東香